<tbody id="c2ihx"></tbody>

      <bdo id="c2ihx"></bdo>

      山西省商務廳關于印發山西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添加時間:2015/7/22 15:43:51 商業政策 閱讀:2109 來源:admin


      各市商務局,各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人民政府:

      根據《財政部關于下達2015年第一批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財建〔2015〕360號),我省垣曲縣、靜樂縣、左權縣、興縣、武鄉縣、陵川縣、侯馬市、清徐縣等8個縣(市)確定為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為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山西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F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示范縣要盡快完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推進時間表,加快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作,確保我省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取得實效。

       

       

                                                                                  山西省商務廳

                                                                                  2015年7月17日 

      山西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晉發〔2015〕5號)精神,根據《關于做好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全力推進我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作。

      一、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政府引導、示范引領、突出特色、創新發展”為原則,以“整合資源、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為路徑,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程度、方便農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推進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應用與發展,在全省選擇電子商務工作基礎好、政府積極性高的部分縣(含縣級市,下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作。依托郵政、供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及大型龍頭流通企業、電商企業,促進商品交易網上網下融合發展,重點促進農村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流通交易,電商進農村體系建設等,建設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積極探索建立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形成從生產到消費的互相促進和良性循環。

      二、基本原則

      (一)市場主體,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政府主要加強示范引導、統籌協調、政策支持和環境改善,充分調動和發揮郵政、流通、供銷、金融、通信、電商等行業廣泛參與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縣政府的積極性,以縣政府為責任主體,引導一批示范企業參與電子商務進農村,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二)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將電子商務進農村作為建設現代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引擎,建立和完善農村商務信息應用與共享機制,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探索建立有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創新的模式和機制,及時跟進配套服務措施,全面提升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

      (三)整合資源,暢通信息。充分利用農村現有流通資源和電商資源,將存量整合與增量投入有機結合,推動流通企業廣泛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發展網上交易;引導企業利用現有流通網絡,建立電商服務站點,發揮第三方配送作用,實現農產品網上銷售、工業品網購進村。與郵政、供銷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農村商務信息應用與共享機制,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堅持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緊密結合各縣農村經濟基礎、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文環境,因地制宜,因縣而異,優先選擇農民急需、受益面廣、信息密集的消費品、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等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取得重點突破,不斷深化應用,探索具有農村特色、可復制及輻射帶動作用強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路徑和模式。

      三、發展目標

      通過創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以推動我省農村流通現代化加速發展,從而實現“五個突破”:一是實現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取得突破,電子商務物流成本有所下降,流通效率有所提高;二是實現電商發展取得突破,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比重明顯提升,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三是實現電子商務普及率應用水平取得突破,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30%以上,電子商務占當地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明顯上升;四是實現農村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取得突破,建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風險可把控、責任可追究”的電子商務誠信體系;五是實現電子商務長效機制取得突破,推動示范縣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基本實現快遞到鄉鎮,配送到村莊,初步形成效率高、損耗低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具體目標:

      1.示范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政策、機制完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實。

      2.示范縣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健全,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形成由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能夠為農村消費者提供信息發布、網絡購銷、線下體驗、質量追溯、售后服務等功能。

      3.示范縣村級服務點能夠實現多種網絡聯接,具備網上代銷代購、代收代發、繳費充值、信息發布及電子結算等服務功能;示范縣行政村寬帶、移動、無線等多種網絡接入方式基本覆蓋。

      4.有網絡購物行為的農村地區居民占農村地區總人口的比例有明顯提升。

      5.示范縣培訓政府工作人員、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民3000人次以上;示范縣通過服務平臺搭建、增設電子商務服務功能等方式,相關企業等新增就業人員300人以上。

      四、實施內容

      (一)制定山西省農村電子商務行動計劃(2015-2017年)

      制定《山西省農村電子商務行動計劃(2015-2017年)》,圍繞我省現代農業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中心任務,依托我省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培育多種電商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新途徑,開拓產業扶貧新形態,帶動農民增收;大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農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農產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基本實現快遞到鄉鎮,配送到村莊。

      (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

      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大力發揮郵政點多面廣、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合一及普遍服務的優勢,整合現有郵政、供銷、商貿流通等流通網絡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提高物流配送的社會化、組織化和信息化水平。重點培育一批信譽良好、服務到位、運轉高效的物流企業,打通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實現農民“足不出戶把錢賺,網購不出村把貨提”的愿望,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物流配送支撐服務體系。加快農村電商服務網點的改造,完善網購、繳費、電子結算和取送貨等服務功能,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

      (三)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整合示范縣郵政倉儲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資源,建設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商產業創業園、網商孵化園,加大招引電子商務服務相關企業、培訓機構、物流企業、引入金融服務等,集聚電子商務發展資源,為企業和網商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性服務,搭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支持體系。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特色產品品牌培育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初加工配送、分級包裝等基礎設施建設,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支撐。

      (四)深入推進電子商務精準扶貧

      鼓勵、引導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廣泛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推行以人帶戶、以店帶村等電商扶貧模式,推動貧困群眾網銷網購,帶動加工、物流、旅游及服務等行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五)建立農村電商人才支撐體系

      加快培育一批電子商務示范村、示范店和示范龍頭企業,鼓勵引導電商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手段、拓寬采購、銷售渠道,創新營銷模式,擴大電子商務在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網絡中的應用,實現線上線下交易的融合,帶動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與標準化;配合共青團省委開展“千人千村”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作,不斷提高農村青年利用電子商務創業的能力和水平;支持農村青年、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創辦電子商務企業或開展網絡銷售,帶動培育一批電商人才。

      (六)推廣電子商務在農村應用范圍

      以本地特色產品為先導,促進傳統產業、特色產業進一步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鼓勵企業拓寬網絡零售渠道,支持在知名第三方平臺開展營銷活動;充分利用好淘寶山西館、山西貢天下和樂村淘等平臺,對我省特色農產品進行網絡銷售,擴大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三農發展。

      (七)營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良好環境

      舉辦形式多樣的研討會、座談會、電商講座等活動,加強對各級干部的宣傳、教育、培訓,提升領導干部電子商務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報道,介紹先進企業的經驗做法,營造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濃厚氛圍。

      五、支持重點

      (一)支持建設配送體系。鼓勵郵政、供銷社商貿物流企業等各類企業,利用和提升現有網絡設施,大力發展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主動服務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著重解決由鄉鎮到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頸”問題。

      (二)支持建立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立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設立區域運營服務中心,以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從事網絡創業和服務人員提供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營銷推廣、管理咨詢及其他增值業務等全面服務。引導建設線下特色產品示范館,不斷挖掘本地特色優勢產品,大力推廣特色優勢產品。

      (三)支持建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充分利用郵政、供銷社、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在鄉鎮建立二級綜合服務站,實現具備線下體驗、倉儲配送等功能;在行政村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為村民提供網購網銷、代銷代購、繳費、充值、訂票、代收代發、引導宣傳等服務。

      (四)支持開展培訓工作。支持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示范縣要邀請國內電商知名培訓機構和電商協會開展電子商務培訓,組織面向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民等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電子商務政策、理論、運營、實際操作等方面培訓,提高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和農民運用電子商務的能力。各承辦主體要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人才優勢,主動向合作社、農民傳授電子商務知識,指導村級服務站通過網絡發布與采集信息,為農民開展電子商務提高技術和智力支持。

      六、實施程序

      (一)組織實施(2015年-2016年)

      1.推進項目實施。各示范縣認真依照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并督促承辦主體推進項目實施,跟蹤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

      2.開展業務培訓。多層次、多渠道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政府、企業等各行業人員應用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的能力。

      3.加強檢查督導。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要加強對示范縣推進工作的指導檢查,各市商務局、財政局要定期督導檢查示范縣工作進度,示范縣政府要加強工作落實,督促項目進度。

      4.做好項目驗收。試點縣所在市商務局、財政局組織對示范縣實施項目進行驗收,落實推進措施,切實發揮財政支持資金效用,確保規劃目標實現。

      (二)績效評估(2016年年底前)

      省商務廳、財政廳將組織全面檢查示范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建設完成情況,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對示范縣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的績效評估,結合績效評估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確保項目按時保質完成。

      (三)總結宣傳推廣(2015-2016年)

      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報道,挖掘推廣電子商務比較優勢,樹立開展電子商務典型企業,總結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經驗做法,促進電子商務向全省農村各行業有序推進,形成電子商務進入千家萬戶的濃厚氛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山西省電子商務進農村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統籌協調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各市要督導和檢查示范縣推進工作。各示范縣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科學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工作措施,組織和協調承辦主體深入扎實推進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要明確職責分工,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商務部門負責項目申報和具體實施工作。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實行“條塊結合、屬地推進”的原則,示范縣政府是責任主體,切實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負責指導和督促承辦主體抓好項目的實施。

      (三)完善制度管理。省商務廳、財政廳研究制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財政資金績效評估辦法,加強對示范項目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完善第三方績效考評制度。加強對示范項目的動態管理,定期考核評估項目建設和應用情況。示范縣人民政府是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的責任主體,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做好項目建設、資金規范使用、運營狀況等工作,確保實現試點建設目標和財政資金效益。

      (四)創新政策機制。積極落實2015年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做好配套政策的銜接,形成政策合力,共同解決示范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推動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示范縣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示范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在金融、土地、收費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要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破除制約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的障礙和瓶頸。



      上一條: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下一條:商務部將從三個方面加大力度推動實體零售企業轉型創新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在线 国内 欧美 日韩|亚洲精品自慰喷水白浆
      <tbody id="c2ihx"></tbody>

          <bdo id="c2ihx"></bdo>